连接者微众:一家不一样的银行

3214人浏览

“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这是开业之初,对微众银行的勉励之语。

2014年12月16日,微众银行完成工商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成为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

过去5年来,微众银行成为中国互联网银行的一面旗帜,也是金融业探索前沿科技的先行者。

这家“不一样”的银行,持有银行牌照,但被贴上了很多标签,诸如“金融科技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乃至“科技公司”。

其实,要想深入理解微众银行,最合适的词是“连接者”,这既是它的战略定位,也是其迅速成长的密码。

用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的话说,微众银行是以连接者的角色,深度应用科技和数据,通过连接线上线下场景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服务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

从2015年一炮而红的微粒贷,到2017年率先提出分布式商业理念,再到全球首创“联邦学习”通用解决方案,这每一步的创新,微众银行都扮演了连接者的角色。

连接,而非搅局;创新,而非颠覆;共赢,而非独大。

微众银行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科技基因与金融基因可以有效融合,也证明了新兴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合作互补,更证明了金融从来就是一个高度科技化的行业。

1、重新定义,做不一样的银行

根据美国银行创新教父布莱特·金(Brett King)的理论,全球银行业正在从3.0时代迈向4.0时代。银行4.0是回归到对银行本质的重新审视,升级为嵌入生活的智能银行服务。

布莱特·金在《银行4.0》一书中指出,在银行4.0世界中惟一的获胜方式是:反思整个产品范式,把银行平台的功能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他呼吁运用“第一性原理”重新思考银行体系——就像马斯克的SpaceX火箭和乔布斯的iPhone,之所以能在各自领域具有划时代的革命创新,关键在于他们并非是对于之前产品的小修小补,而是重新改写了人们对于行业和产品的定义。

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诞生,就是一个重新定义的过程。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曾指出,微众银行希望做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所谓的不一样,其最终展现的是一种跟传统银行截然不同的模式——也许没有物理网点、走一条“轻资产、轻人力”的道路。

在顾敏看来,微众银行是以连接者的角色,深度应用科技和数据,通过连接线上线下场景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服务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微众与合作伙伴共同服务客户,以科技和数据分析作为支持,负责产品设计和推广创新,同时还提供渠道以较低成本来持续服务这些长尾客户。

科技是微众银行作为连接者的基石。在微众银行的初创团队中,超过一半以上是科技人员。而从一开始,微众银行的核心定位之一,就是做中国首家建成基于开源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系统架构的银行。

从2014年初创团队提出灵感,只经历短短一年多,2015年8月15日,微众银行App上线,这意味着中国首个“去IOE”银行核心系统的全面上线。该系统还入选了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

在分布式“去IOE”架构下,微众银行大大缩减了IT运营成本,在满足系统高性能、高可用和容灾备份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IT建设和运维成本。其结果是,微众银行每个账户的科技运维成本仅为传统银行的十分之一左右。

截至 2019年11月底,微众银行共建成 286个关键系统、1614个子系统,有效支持了年内的亿级客户量、亿级日交易量,达到国有大型银行同等规模水平。这是支持亿级客户量、单日交易笔数峰值超4.9亿笔的关键,这一数据处理能力,与国有大行并驾齐驱。

得益于先进的系统支撑,微众银行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与风控优势,从而为持续优化业务定价、践行普惠金融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创造了空间。

从2018年财报来看,当年末,微众银行有效客户超过1亿人,其中8成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四分之三为非白领从业者,72%以上借款人单笔借款成本不足100元;授信的企业客户中,三分之二属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均体现了微众服务长尾的特色。

2、开放银行,更是分布式商业

微粒贷的成功,彰显了微众银行作为连接者的威力,其同业合作风生水起。

然而,微众银行所要连接的场景,绝不仅仅是信贷领域。2017年,微众银行首度提出了“分布式商业”理念。

分布式商业可以看作是传统金融同业合作模式的升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资质、资本、资源等方面各有所长,通过新技术实现具有对等关系的同业合作,共同设计产品或开展业务。

这与近年来兴起的开放银行高度契合。在分布式商业的逻辑下,银行业的服务边界被进一步打开了。而作为连接者的微众银行,得以探索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基于分布式商业理念,微众银行形成了“3O开放银行战略”,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这是行业普遍解读的开放银行的定位,通过API、SDK和H5嵌入模式,把银行能力嵌入到合作方中。

二是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把自身积累的科技能力通过开源、软件授权的方式帮助行业以及合作伙伴。

三是开放协作(Open Collaboration),连同合作伙伴跨业界、跨产业、跨机构的开展联合创新,形成多方参与的分布式商业生态。

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开放战略:从最初围绕银行自身建立的生态圈,逐步拓展到把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可以建立起类似的生态圈。最终,各个小的生态圈将通过技术手段被彻底打通连接起来,建立起更好的“生态环境”。

在微众银行管理层看来,分布式商业模式是未来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区块链是其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微众正在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共建最大的国产联盟链开源生态圈。

早在2016年5月31日,微众银行与20多家金融机构发起成立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简称“金链盟”),约定共同探索、研发、实现适用于金融行业的联盟链技术及金融业应用场景。

2017年12月,微众银行联合金链盟多家成员机构发布了基于联盟链的金融业底层技术平台——FISCO BCOS(BlockChain Open Source)。

目前,基于FISCO BCOS,微众银行已经推出了区块链版权保护平台“人民版权平台”,参与了澳门智慧城市证书电子化、深圳网贷机构良性退出投票平台、机构间对账平台、仲裁链等。微众银行还是第一家把司法机构邀请进来一起做联盟链的企业,已联合合作伙伴存证超过10亿条。

如今,随着金融科技回归本源,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在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今年8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 (2019-2021 年)》,要求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使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可以预期的是,银行业的这场科技竞赛将不断升级,不管是微众银行这样的新兴银行,还是工商银行这样的传统大行,都将是舞台上的主角。 没有谁能永远引领风骚,然而可以确定的是,金融会变得更好。